大 丘 | 解 構 | 預售屋客變之專業閒聊 (五)
你的預售屋客變少做了甚麼?預售屋客變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都藏在哪?
我們將用個別案例分享的方式,把這些年從客變到完工入住的過程紀錄下來,希望彙整後的資料能讓想更進一步了解客變設計流程的您有所幫助。
客變不只是變變隔間牆,改改插座這麼簡單。過於簡化的客變設計意味著某些程度的妥協,
這些妥協如果不是來自建商的條件限制,都須努力去克服。
今天分享的這個專案作品,雖然當年的客變並非由我們所執行,某些原因讓屋主必須趕在交屋前重新尋找往下執行的設計裝修團隊,也因為這些原因促成這次合作的機會。依稀記得第一次碰面雙方當下就確認合作模式了,相隔的一週,我們提出了兩版不同的平面圖來討論,除了依據原版客變架構稍做微調的版本之外,我們另外提出一個更動較大甚至會影響預算的提案,搭配3D素模一起方便解說。
此案著重於廚房的改造,透過設計讓下廚動線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平面規劃上兩版本最大的不同在於重新定位了串聯著公私領域的主動線
(原始客變圖)
(現場原設計主動線位於廚具右方)
把原先規劃貫穿廚房分化廚具的主幹線偏移,讓工作陽台的出入不再與廚房重疊,不只加大了廚房的工作檯面,備餐、做飯、出菜的三角關係更加俐落,也能讓提供唯一自然光線的落地窗,保有最大的採光面,光線不再被餐桌腰斬。
(設計變更後平面圖)
(調整後的主動線,位於廚具左方,陽台出入不須經過廚房)
(改造過程中,左右兩邊主臥室房間門洞比較)
前來拍照這天,是屋主夫妻正式入住後的第二周,男主人特別跟我提起 : 還好當初有決定改廚房,這才是一個可以每天下廚做飯的廚房,沒改就只能簡單煮泡麵或吃外賣。
心中不免感慨,如果當初的客變計畫有針對「下廚行為」給多點隱性需求的建議,就不至於再多花一套廚具的費用,更別說那些為了交屋,建商早早安裝上去卻還必須再找人拆除丟進垃圾場的支出。或許當年的時空背景下建商有諸多條件限制,但我們依然認為即便這些客觀條件存在,仍不影響最後的執行方向,因為重新調整後的廚具管線也都在客變規範的火區範圍內,頂多廚具整組退掉還可多少退點錢給屋主,亦或是商請建商以點交方式執行,裝修後再安裝到我們需要的位置上,都更加省時省工省費用。
看預售建案的樣品屋時還有一個要留意重點就是廚具水槽的大小,此案建商提供的一字型廚具搭配的水槽寬度不到50公分,這種迷你尺寸的水槽洗平底鍋都很吃力,更別說要做出一道道味美料理。如果空間條件允許,槽內寬度至少70公分的水槽會比較適當。
繁忙的都會人,如何迅速解決三餐[食]的課題,我們相信一個優化的廚房動線與收納規劃,會讓下廚變得更有動力,更加輕鬆,尤其當疫情改變了我們原本的秩序生活,如何自給自足成為室內空間的另外一個主要的議題, 住家設計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適不適合居住者的生活需要,預售屋客變前 多點時間 仔細溝通,就可以避免無必要的支出浪費,也可以減少敲打造成全新結構的二度傷害。
#預售屋
#預售屋客變
#客變設計
#廚房設計
#廚具規劃設計
#新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