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的溫馨親子宅
屋況:35年老屋 / 集合式住宅大樓
坪數:26坪
格局:原兩房改為三房 / 兩廳 / 一衛浴
居住成員:三位成人 / 一位小孩
業主需求與設計目標
這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居住空間,設計規劃需兼顧家庭互動與個人隱私,確保每位成員都能擁有舒適的生活環境。
業主希望客廳擁有足夠的空間擺放大沙發與大餐桌,以提供家人團聚與用餐的場域。由於家庭成員較多,儲藏室與收納空間的配置需充分考量,以維持整潔有序的居住環境。
廚房採開放式設計,但由於使用頻率高,動線必須經過精心規劃,以確保操作便利性與流暢度。浴室則需具備乾濕分離機能,同時容納浴缸,以提升使用舒適度。
此外,業主希望在入口處設置玄關與落塵區,以區隔內外空間,提升居家清潔的便利性。由於家庭成員的需求變化,現有的兩房格局需調整為三房,以提供每位成員獨立且適宜的生活空間。
本次改造的核心重點在於優化動線、提升收納機能,並確保公共與私人空間的平衡,讓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高的舒適度與便利性。
這是女主人居住超過 30 年的老家,歷經多次裝修,如今迎來新的一次轉變。隨著孫女逐漸成長,需要更多獨立空間,因此決定將兩房格局重新調整回三房,在保有溫馨感的同時,提升生活機能與收納效率。
格局改造步驟
1️⃣ 拆除部分廚房隔間,整合狹窄走道,提升空間開闊感。
2️⃣ 重新規劃浴室隔間,不移動馬桶的前提下,實現乾濕分離並增設浴缸。
3️⃣ 臥室調整,以衣櫃作為隔間,創造靈活的分區方式。
設計重點與巧思
✅ 玄關:結合鞋櫃與儲藏室,不僅提供大容量收納,也具備擋煞功能。
✅ 餐廳設計:L 型卡座搭配大餐桌,讓家庭聚會更舒適自在。
✅ 客廳動線優化:調整沙發朝向,讓進出陽台更順暢。
✅ 陽台空間升級:修正過長的格局,使其更具實用性。
✅ 廚房改造:原一字型廚具改為 L 型,增加操作空間,並統一動線,改由客廳落地窗進出工作陽台。
✅ 臥室機能提升:
🔹 小孩房—特別規劃超大衣物收納空間,滿足成長需求。
🔹 主臥—床架內建收納,兼具機能與美感。
🔹 浴室調整—縮小玄關面積,讓浴室擁有乾濕分離與浴缸的理想設計。
(原格局混亂動線)
(新格局動線)
空間規劃應從動線優化著手,找出可能造成擁擠的關鍵因素,並加以改善,才能讓居住環境更加舒適順暢。
設計概念:以花園為靈感,打造舒適的親子宅
🌿 大自然色系融合溫暖木質,主視覺採用淡雅木皮色與綠色調,搭配粉嫩花磚點綴,使整體空間更富層次與生氣。
透過借景與錯位設計,儲藏室巧妙為玄關大門擋煞,同時維持通透感。
沙發與餐桌同向排列,電視牆成為核心視覺焦點,讓家人互動更加緊密。
拆除不必要的牆面,擴大視覺感受,提升整體空間流暢度。
收納分區至關重要,尤其對於小坪數或多人共住的家庭來說,餐桌旁特別增設小家電平台櫃,形成輕食廚房的中繼站。
浴室微調隔間,讓空間配置更完善,重新分配動線後,即使只稍微縮減玄關,仍能完整容納乾濕分離與浴缸。
高使用率的開放式廚房,將原本的後門改為 L 型廚房,提升烹飪與備餐的舒適度。
全新升級的廚房,經過前後對比,更能滿足高使用需求。
床的位置維持不變,改變的是更完善的收納機能與更舒適的空間風格。
淡雅的綠色點綴小孩房,營造出清新而舒適的氛圍。
主臥室依照收納需求,特別設計了實用且美觀的床頭櫃。
中古屋翻新:未知挑戰與專業應對
老屋翻修最怕的是隱藏的未知問題,尤其是歷經多次施工的住宅,過舊的管線更新勢在必行。然而,在拆除前,我們只能依據經驗判斷可能的狀況,並擬定修繕計畫。
即便是最有經驗的老師傅,也難以預測前手工程的品質,因此業主與設計團隊之間的 信任與溝通至關重要。裝修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額外的支出,但只要以務實態度解決問題,最終都能打造出理想中的家。
✨ 這次的翻新不僅讓老宅重獲新生,更為三代同堂的家人帶來更加舒適與美好的生活體驗!